当前位置: 首页 > 田野论坛 > 正文

图解重庆:影像中的近代重庆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0-02    浏览次数:


重庆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

图解重庆:影像中的近代重庆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中华帝国大门洞开,西方各国官员、探险家、传教士、商人以及旅行者纷纷来到中国,从东南沿海的古城港埠到黄浦江畔的“模范租界”,各处都可以见到异域来客的身影。而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此后,包括今重庆地区在内的中国西南遂成为西方探险家关注的热点,以其环境相对闭塞但却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庞大的人口、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独特的地理区位而吸引了英、法、德、美等国的关注,成为各国争相角逐的目标,传教士、探险家、外交官、商人、记者等纷至沓来。

在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几十年时间里,曾经到访或途经重庆地区并著有较为详细的考察报告或旅行记录的西方人(团队)多达近百人(支),声名较著者有古伯察、亨利·安德鲁·萨瑞尔和托马斯·赖特·布莱基斯顿等人组成的“扬子江上游探险队”、托马斯·索维拉·库伯、马利·约瑟夫·弗朗西斯·安邺、斐迪南·冯·李希霍芬、威廉·约翰·吉尔、贝德禄、庄延龄、谢立山、立德乐及其夫人、荣赫鹏、莫理循、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考察团、法国里昴商会考察团、弗瑞兹·魏司、伊莎贝拉·伯德、约翰·格兰特·贝齐、威廉·埃德加·盖洛、陶维新和梅益盛、艾米莉·乔治娜·坎普、恩斯特·柏石曼、托马斯·克罗德·张伯林、埃德温·丁格尔、威理森等。

他们以文字、素描或照片等方式,或者以西方人的知识体系与近代科学方法观察重庆地区的自然、人文与社会,或者以异域文化与信仰凝视本地区各阶层的文化与精神世界,或者以重庆近代史上若干重要事件当事人的身份记录身处其间的感受。本图集即选取其中拍摄于1890—1920年间的百余幅照片,我们可从中感受百年前的重庆风情,了解重庆的近代化进程。(马剑)

城池建筑

(鼠标悬停于图片上可以查看照片名称)

巴渝景观

人物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