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本所进行2019年度春季田野教学考察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5-23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10日,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蓝勇、杨光华、马剑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滇东北-黔北地区进行春季田野教学考察,为期五天,行程逾千里。

考察队自北碚启程,乘坐两辆中巴,经重庆绕城高速到达璧山区,前往宜宾,一辆中巴车在渝昆高速永川段突然抛锚,经过两个小时整修,继续出发,经荣昌、隆昌到达宜宾,夜宿宜宾翠屏区。

考察第二日,考察队继续沿渝昆高速向西南行驶,刚进入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交界地带,金沙江就映入眼帘。途中经过两江交汇处的川滇交界城市——水富市,然后驶入老堡村地段的盘山隧道公路。这条盘山公路绕山而修,路的周围有着不同海拔的山地景观,这种基础建设与自然景观完美契合的工程很罕见。上午十一点,到达云南省盐津县豆沙关古镇,此地在秦代就以五尺道与外界相通。蓝勇教授在石门关遗址回忆了三十年多年前,他只身翻越黎山到豆沙关考察时的艰辛与收获,他说我们走在历史的古道上,每一块石板都有历史的沉淀。在这里,考察队考察了石门碥路、五道并行、僚人悬棺、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回望历史的烟云,蓝勇教授激励学子:“惟愿学术精神薪火相传,青出于蓝!”

出盐津,考察队继续沿渝昆高速南行,踏上了昭通市的寻古之旅,考察了昭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渊街大成殿、东汉孟孝琚碑、东晋霍承嗣墓壁画。蓝勇教授向学生讲解了昭通的历史渊源与民族构成、明代云南地区建筑屋顶用料等问题。另外,在考察中,昭通独具特色的云南水烟、民国老街、昭通火腿也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考察第三日,考察队从昭通出发,前往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石门乡,考察石门坎遗址。清末,英国牧师柏格理在此传教,偏僻的石门坎在一百多年前就拥有学校、游泳池、足球场等基础设施,成为名震一时的“西南苗疆的文化圣地”。考察队借助无人机考察了当地教会学校的整体布局,以及足球场等遗迹。通过对石门坎的考察,老师们启发同学们要从多角度去思考西方文化传入对我国近代化的意义。

下午,考察队从石门坎出发,前往威宁县城,考察了威宁草海,蓝勇教授将二三十年前草海萎缩的状况同当前烟波浩渺的湖面相对比,认为现代的植被状况胜于以往,但野生动物种类则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修复有自己的规律,而只有通过实地的田野考察才能发现这些复杂的问题。

第四日,考察队沿毕威高速、S20省道、326国道,进入威宁县板底乡彝族聚落。板底乡的建筑大都为新修,但还是保留了以红黄黑为主色调的彝族传统装饰图案。随后,从板底乡沿G326国道向东北行驶,到达明清西南铅锌矿开采冶炼重镇——赫章县妈姑镇,考察队先向当地党政办和铅锌矿矿区管理局了解当地矿产情况,在妈姑镇矿区管理局外是新建的妈姑新街。穿过新街,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妈姑矿区。之后又绕行到已经废弃的明清妈姑古街道,这是妈姑作为西南铅锌矿重要转运驿站的驿道。下午考察队又驱车来到考察明清铅锌矿开采遗址天桥村,偶遇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的工程师,他为考察队详细介绍了天桥村的铅锌资源情况和明清铅锌矿业的古炼法。

第五日,考察队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参观了奢香博物馆,了解明清贵州的风土人情以及土司的发展状况。在回程途中,经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考察了叙永摩尼二十四通碑,这是明清皇木采办后留下的重要史料。离开摩尼镇,考察队又前往叙永县春秋祠,在叙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官培、于健先生的带领下,考察队参观了春秋祠。春秋祠古朴大气,尤其保存了明清时期圆雕、浮雕、镂空雕的精美实物,形态生动,构图灵巧,尤以“百鸟梅花图”和“百凤图”最为精巧绝伦。

下午四时,考察车队经合江、江津,于晚八点回到北碚,历时五天的2019年春季田野教学考察顺利结束。

注重田野、关怀现实是本所的研究特色之一,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教学培养,都倡导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