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蓝勇教授率队完成暑期川北陕南田野教学考察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9-01    浏览次数:


2019年8月20—26日,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蓝勇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川北、陕南地区进行暑期“闲适式”田野教学考察,为期七天六晚,行程千里。

8月20日上午8时,考察队自北碚乘中巴车出发,首站目的地为广元市苍溪县古汉昌县治旧址。考察队沿渝遂高速(G93)、广南高速(G75)行驶,到达苍溪县青山观村的汉昌县旧址。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发现古汉昌县旧址附近的“碧家山”与“龙门山”可能为唐宋时期的“巴岳山”,为当时巴人势力范围的最西处。稍作休整后,考察队踏上前往光雾山的行程。光雾山位于巴中市南江县的米仓山地区,北与陕西汉中交界,因车程较长,到达后已是晚上9点,师生只好夜宿光雾山,为翌日考察养精蓄锐。

8月21日9时,考察队沿211省道进入米仓山区,踏上探寻巴峪关之旅。首先到达大坝林场办公区,林场的景象已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离开林场办公区后,师生进入密林深处的米仓古道,徒步找寻巴峪关卡门,途中考察了土卡门下仓坪、火墙岩上仓坪,由于周围环境相比三十年前变化较大,草木茂密,最终未能找到昔日蓝勇教授考察过的巴峪关具体方位,只好无奈返回。

8月22日,考察队于光雾山镇休整,在这一天,师生们对光雾山及其周围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增强了自身对地理环境的感知与认知力。

8月23日早上8时,考察队从巴中出发继续北上,沿211省道、宝汉高速行驶,跨越位于川陕边界处的蜀门秦关,进入陕西境内,到达汉中博物馆,考察古汉台遗址,参观了博物馆的各种陈列。

下午1时,考察队从汉中出发,前往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的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沿途考察了三国时期的阳平关旧址、唐代三泉县故址、唐宋阳平关,日行三百里,夜宿青木川古镇。

8月24日上午8时,考察队离开青木川镇,向四川广元进发。途经昭化白龙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时,蓝勇教授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指出白龙江无论是长度、平均径流量、集水面积,还是直度上都胜于故道水,故应为正流,也可称嘉陵江为双源。一路西行,考察队登上牛头山天雄关,重走蜀道旧址,鸟瞰两江口。之后,沿京昆高速(G5)行驶,在大朝驿稍加停留后,继续向剑门关进发。中午到达剑阁县,进入剑门关,此关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站在关楼面前,重新领略历史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壮丽场景。下午3时,考察队驶往广元,夜宿广元市区。

8月25日上午8时,继续沿京昆高速(G5)行驶,至广元市利州区的“千佛崖摩崖造像”景区,考察千佛崖与金牛道遗址。蓝勇教授为学生们讲解千佛崖和金牛道的历史,认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修筑川陕公路将公路直接铺在碥路之上,后为开发旅游景点又将公路挖开,所幸古路仍存。中午,考察队离开广元市,沿兰海高速(G75)、成巴高速(S2),下午5时抵达成都,夜宿成都市武侯区。

8月26日上午8时30分,考察车队从成都市区出发,沿成都绕城高速、渝蓉高速返回北碚。